新闻中心news
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围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建言献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创历史新高。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海◆◆★★◆”★■,正成为拉动我国汽车产销量和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一数据,折射出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产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其面临的共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芯片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支撑,我国汽车行业近几年饱受芯片◆■■◆“卡脖子”之痛。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建议◆◆★★,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补齐芯片设计短板;健全产业链★■★■■,提升制造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扩大芯片应用覆盖面★★■。
但由于海外品牌加速跟进、营商环境复杂◆★,我国汽车拓展海外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张兴海表示■■★◆★★,中国汽车◆◆◆★★“出海”不应只靠车企自身努力,还需中国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力协同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推动汽车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和数据的国际互认◆★◆◆■,特别是加强与欧盟的低碳发展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打通碳排放相关阻碍;另一方面■◆★,给予出海的自主车企信贷资金及贷款服务支持,保证自主车企在海外与外资车企竞争中没有明显的金融政策劣势。
伴随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国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并积极走向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立足已有优势、发力全新赛道,迅速崛起为全球市场的领跑者■◆■。
随着新能源汽车步入智能化深水区■★◆◆,智能型汽车人才供需矛盾逐渐显现,人才短缺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建圈强链的痛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及职业学校设置智能化及电动化相关专业学科,扩大招生比例◆★◆★;通过拓宽和延展电动化◆■◆■◆■、智能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等相关政策,让新时代汽车人更有成就感、自豪感。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提醒,企业在走出去时要有序竞争,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此外,中国车企要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升国际标准影响力。全国人大代表、民进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建议,要探索新能源汽车出口新模式,保障新能源汽车出口运力自主■★■■。
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每年全国两会,都有不少代表委员带来关于汽车的建议、提案,涉及汽车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这些建议、提案中,可以了解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并预判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这些建议、提案也为政府出台汽车相关政策、部署下一阶段汽车产业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在2023年依然表现亮眼: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制高点◆★,更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围绕智能化这一汽车行业“下半场”变革的焦点◆■■★★★,多位代表委员在智驾法规、芯片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提案。
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但“充电焦虑”等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心病★★■◆★”■★。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建议,在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实现从“人找桩”到◆◆“车找桩”◆★★,将用电负荷从日间高峰期规模化迁移至夜间低谷期,并将充电从主动行为转变为自动化漫游式服务。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领先全球,但在前瞻核心技术方面仍需努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杨永修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但在产业繁荣的同时,还要加强在固态电池★◆、小型化高性能电机★■★◆◆、全主动悬架等前瞻引领性核心技术方面的攻关和专利布局,以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可控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上升,智能化普及率也在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630多亿元迅速增长到2021年的超过1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2200多亿元■■◆◆◆■。
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看来■◆◆★■■,当前行业内智能驾驶产品在功能定义★★◆■、安全性能■★★、人机交互■★■、数据应用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异,存在驾驶安全和数据安全隐患★★◆■,需尽快推进相关法规标准和产品监督管理办法落地■★■,规范智能驾驶产品的安全应用。他建议★◆■,规范辅助驾驶功能应用,打造安全驾驶体验;规范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应用★★◆,保障无人化场景体验安全;规范车端数据使用,提升智能驾驶产品安全水平◆◆。